添加时间:2025-08-30 18:51:49
儿童因身高不足、好奇心强、安全意识薄弱,在乘坐电梯时更易发生夹伤、跌倒或误操作等意外,家长需从行为规范、环境观察和应急教育三方面加强防护,确保孩子安全乘梯。
1. 牵好孩子的手,避免乱按按钮儿童常因好奇按动所有楼层按钮,导致电梯频繁停靠或超载报警,甚至可能误触“紧急呼叫”或“开门”键引发故障。家长应全程牵住孩子手腕,并提前告知“只能按自己要去的楼层键”,避免分散注意力。
2. 站稳扶好,远离轿门电梯开门瞬间,儿童可能因探头张望或追逐玩耍被轿门与层门缝隙夹伤。家长需让孩子站在轿厢内侧,双手抓稳扶手(若无扶手则紧贴家长腿部),并反复强调“门开时不动、门关时不伸手”。曾有案例:一名5岁男孩在电梯门关闭时试图用玩具卡门,导致手指被夹骨折。
3. 警惕超载与异常声响儿童体重轻,家长易忽视超载风险。若电梯发出“嘀嘀”警报或运行抖动,应立即带孩子退出。超载不仅损害设备,更可能引发急停或坠落。2021年某小区电梯因超载急停,导致一名儿童摔倒受伤。
4. 被困时保持冷静,禁止扒门若电梯突然停运,家长需第一时间安抚孩子情绪,用手机拨打紧急电话(轿厢内通常贴有救援标识),或按下“紧急呼叫”键联系物业。严禁让孩子扒门或踢打轿厢,避免因电梯突然移动或层门开启导致坠井。
1. 握紧扶手,脚站梯级黄线内儿童常因身高不足够不到扶手,或站在梯级边缘踩空跌倒。家长应让孩子站在自己身前,双手分别握住孩子和扶手带,并确保孩子双脚完全站在黄色安全警示线内。某商场监控显示,一名3岁女孩因站在梯级边缘,鞋带被卷入缝隙导致摔倒。
2. 避免逆行、攀爬或坐卧儿童可能在扶梯上逆行奔跑、攀爬扶手或坐在梯级上玩耍,极易被夹伤或坠落。家长需全程紧盯孩子行为,禁止任何危险动作。2022年某地铁站,一名男孩因逆行摔倒,手指被扶梯梳齿板夹断。
3. 注意鞋带、裙摆和长围巾松散的鞋带、飘动的裙摆或长围巾可能被卷入扶梯缝隙。家长需提前检查孩子衣着,将鞋带系紧、裙摆扎起,并避免佩戴过长配饰。某超市案例中,一名女童的蝴蝶结发带被卷入扶梯,导致头皮受伤。
4. 到达时快速离开,禁止停留扶梯出口处常有儿童滞留观察,易被后续乘客撞倒。家长应牵着孩子提前1-2个梯级准备离开,并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,避免在出口处奔跑或回望。
总结:儿童乘梯安全需“预防为主,教育为辅”。家长应通过示范、讲解和模拟演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,同时选择有安全防护装置(如防夹光幕、梯级缺失保护)的电梯,并定期检查孩子鞋服是否适合乘梯。若遇突发情况,牢记“先护住孩子,再寻求帮助”的原则,将风险降至最低。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电话:0898-08980898传真:0898-1230-5678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xxxxxxxx号